
- 邮箱:
- admin@eyoucms.com
- 电话:
- 0898-08980898
- 传真:
- 0000-0000-0000
- 手机:
- 13800000000
- 地址:
- 海南省海口市
所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在某种意义上,小时候吃的、喝的、经历的,都永远地刻印在一个人的头脑里,溶解在他的趣味中,当然也折射在一个导演的电影里。即使在与之无关的故事里,也会不经意地温柔倾泻而出。墨西哥导演埃内斯托·孔特雷拉斯在新作《
影片讲述的并不是导演埃内斯托·孔特雷拉斯的亲身经历,但它当中所萦绕的乡愁,真诚得令人忍不住要问一句,是不是你小时候的故事。事实上,它改编自安吉利斯·多纳特的同名小说,又确实恰好与孔特雷拉斯的童年经历有交集。
主角小男孩伊卡尔的父亲是个铁路工人,由于父亲工作的缘故,伊卡尔一家总是沿着铁轨的方向不断搬家。没有孩子喜欢这种漂泊的感觉。童年,人总是需要熟悉的朋友,稳定的生活环境,好在让人捉摸不透的世界里,获取一点点安全感。
而电影里所发生的事,就是这似乎无休止的铁轨之旅,终于走到了尽头。一家人抵达的小镇上,有一个好老师。伊卡尔依然懵懵懂懂,对于受教育的重要性一无所知。由于总是不能在一个地方停留,他很难在学校和学习上保持持久的注意力。
而慈祥又干练的老师一把抓住了伊卡尔,用漫画书“诱惑”他学习阅读。孔特雷拉斯的母亲也是这样一位老师,所以这个故事才引起了他的共鸣。
伊卡尔也有了要好的同学,暗恋的女孩。一切,似乎在向着“稳定”的方向发展。你可以在很多关于童年的电影里看到这些温柔而天真的画面。那其中昏暗的光晕表露着孩子们是真的相信此刻会永恒不变,又预示着那个讲述这一切的过来人知道那一刻终将改变。
伊卡尔在老师布置温馨的小木屋里一个字一个字地学;又或者是跟伙伴们在树林里谈天说地,捉虫捕鱼,阳光透过粗壮的树干,映得孩子们也发光。电影抓住了那样一些时刻,一些在每个人记忆中都珍藏的时刻。那时候,每一个人都天真,对于一切的反应都简单直接,无论快乐或悲伤都不加掩饰。
但与此同时,故事的另一条线索,是一个叫做胡安的教育局官员,正在墨西哥各地的乡镇穿梭,通知每一个乡镇小学的校长,他们要关停这些学校。伊卡尔愈发习惯这里的生活,但这个梦幻泡泡破灭,似乎只是时间问题。
那些讲述童年的电影,总是给人带来这样一切无法持续的宿命感。部分原因是,它们都始终在童年世界和成人世界里建了一道屏障,让大人们悲伤或忧虑的神情与孩子们天真的眼神相对。
父母在伊卡尔背后谈论着何去何从,那是伊卡尔还难以背负的生活重担;老师用最简单的话语陈述失去丈夫孩子的事实,眼神里藏着伊卡尔一时还理解不了的痛。
故事终于走到“铁轨的尽头”,但伊卡尔结束漂泊的生活,不是因为父母终于决定,辞去这份工作,带伊卡尔在小镇上安定下来,甚至也不是因为那个胡安关停了小学,而是就在父亲要离职的最后几天里,工地发生了事故。
伊卡尔终于必须要面对生活的重压,也理解了老师失去亲人的痛苦。而胡安也终于抵达了这个小镇,只是,那已经是若干年后了。胡安,就是若干年后改名换姓、跟随老师脚步从事教育的伊卡尔。
他在那个熟悉的空间,看着曾经的自己和伙伴走过,眼前的小狗,却是他从前那只小狗的孙子。那一瞬间,是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,却又有远不属于魔幻现实主义的温馨。
童年的力量在这一刻显现。那个曾经因为教育改变一生的伊卡尔,那个因为老师和伙伴而有勇气面对变故的伊卡尔,在这一刻提醒着胡安,自己为什么投身教育。
通过两条故事线索的回环交错,电影描绘着乡愁的力量:让人在迷茫困顿时找到归处,在面对现实不知往何处去时找回本源。
好消息:为感谢影迷长期以来的支持,特推出千余种商品,几百种精选图书,粉丝超惠选择,不妨逛一逛吧!件件亲测,七天无理由退货!